◎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校园安全体验馆简介
校园安全体验馆是以“平安校园,守护成长”为核心理念,聚焦学生日常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能力提升的综合性实践教育空间。通过模拟校园场景、互动科技及实战演练,场馆致力于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普及防灾避险、自我保护技能,营造“人人讲安全、处处有防范”的校园文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安全屏障。
校园安全体验馆的功能定位
安全教育普及:覆盖消防、地震、防欺凌、交通安全等校园高频安全主题,破除知识盲区。
场景化应急演练:还原教室、宿舍、操场等真实场景,模拟突发事件应对流程。
科技赋能体验:运用VR虚拟现实、AI智能互动、体感设备等技术,增强学习趣味性与记忆深度。
家校协同共建:通过亲子互动课程,推动家庭与学校安全教育联动,延伸防护链条。
消防安全体验区、交通安全体验区、禁毒体验区、防灾减灾体验区、反诈骗体验区校园安全体验馆核心内容体验区
1、校园防踩踏(沙包款)
通过环境搭建打造狭小的楼梯过道情景,体验者进入场景,可以分别正确和错误行为应对拥挤会有怎样的结果,结合软件内容学习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如何预防并掌握踩踏事件自救、互救以及救人的基本应对方法。
2、校园榜样力量
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好的榜样能够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帮助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系统收录有各校的优秀学员,点击查看他们的优秀事迹,从他们身上学到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推动青少年们向榜样靠齐,积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成为更好的自己。
3、校园不良行为
通过人机互动和转转乐展示墙趣味互动的方式学习了解校园十四种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避免走上人生歧途。
4、VR校园安全体验
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通过VR火灾逃生、地震逃生、交通安全、反邪教科普等内容进行体验,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危害或灾害,了解校园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树立防灾安全防护意识。
5、朗读亭
朗读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体验者进入朗读亭坐上座椅拿起麦克风,点击屏幕选择文章或歌曲,表达个人感情,尝试用声音来管理情绪,释放内心的压力,享受更健康、更平衡的生活。
6、微笑传递
系统结合尖端人脸识别技术和互动体验设计,能够实时分析画面中的表情数据,在检测到所有人脸均呈现开心表情时自动化抓拍最具价值的瞬间。支持1至5人同时进入画面进行共享拍摄,大屏端支持至少三种不同的照片展示模式,并能进行智能照片处理与即时打印,满足高负载和快速处理的需求。
7、校园防踩踏系统
内容包括知识学习、案例学习、互动答题。
互动答题支持更新或替换。
知识学习:如何预防踩踏发生、踩踏倒地保护法。
案例学习: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踩踏事件、湖南省湘潭市育才中学踩踏事件、长沙育英二小踩踏事件等5起案例
8、法治树
系统主体为一棵类似于树的造型结构,上书不同书写方式的法字,软件配置拒绝黄赌毒互动学习、黑恶势力认知教学、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和自我保护学习,通过交互体验和形象化的展示方式,帮助体验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和学习法治知识。
9、防拐骗知识互动体验系统
包括公园、学校、警察局、家里等10个场景,共计10套防拐骗选择题,体验者通过选择正确的防拐骗知识增强防拐骗意识。
10、预防校园霸凌(欺凌)学习系统
利用二维动画和人机交互技术,制作预防校园霸凌学习视频,内容应包括:预防校园霸凌学习视频和遇到校园霸凌知识学习。
11、校园反暴恐体验系统(反恐学习系统)
利用二维动画和人机交互技术,制作校园暴恐体验系统。内容包括知识学习、暴恐案例、知识小测试、安全视频四大模块。
12、防家暴体验系统
系统内容包括预防家暴知识学习、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知识测评。
13、以案说法
系统为定制海报内容,通过体感互动的方式,查阅观看真实发生的案件,警示体验者恶性事件、小概率事件的严重性,倡导齐抓共管,共同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4、青少年自我保护与预防违法犯罪
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和自我保护两大板块。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现在分析、预防犯罪、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重点类型、法律法规。自我保护:心理健康、身体安全、日常生活、食品安全、社会实践、校园安全、信息网络、野外活动、自然灾害。
建设校园安全体验场馆的意义
校园安全体验馆是构建“平安校园”生态的核心载体,通过“认知—体验—内化”的教育闭环,将抽象安全知识转化为生存本能,有效预防校园事故、降低伤害风险,为青少年营造安全、健康、阳光的成长环境。
结语
安全是成长的基石,教育是守护的起点。校园安全体验馆以科技之力还原风险,以实践之效赋能未来。诚邀师生与家长走进场馆,在沉浸互动中掌握生命的“安全密码”,携手共筑校园安全长城!
注:请根据地域情况合理选择需要的设备,部分面积大且面向大众群体的场馆可融入消防安全体验区、交通安全体验区、禁毒体验区、防灾减灾体验区、反诈骗体验区、急救体验区等主题区域里边的设备,使其安全科普教育内容涵盖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地址: https://www.vrarsj.com/?id=294
文章来源:小智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